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走进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网址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党建引领
党建工作体系
党群动态
廉洁文化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视频中心
产品中心
苯乙烯
ABS
AS
大沽新材料
聚氯乙烯
环氧丙烷
液碱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薪酬福利
招聘信息
社会责任
责任关怀
社会责任报告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客户留言
中文版
English
又有新材料入局!PP、ABS等车用塑料生变
近年来,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聚氨酯(PU)等塑料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三电系统及底盘系统中已被广泛应用。 在塑料制品广泛应用的同时,木质素材料正应运而生,其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开发和利用值得深入研究。 木质纤维素,其中木质素作为其三大主要成分之一,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碳资源,同时也是唯一的可再生芳香性原料。高效、定向且温和地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木质素在增塑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显著提升热塑性塑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同时大幅降低其硬度和脆性,木质素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整体强度与硬度,并显著改善其耐磨性和耐热性,木质素还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不仅延长了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还大幅提高了其循环利用率。因此,在改良或增强热塑性塑料性质方面,木质素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5月,陕西科技大学游翔宇副教授与加拿大生物质产品研发中心及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车用木质素、聚烯烃复合材料,旨在替代传统的石油基聚合物塑料制品。 同时,德国Prisma Renewable Composites公司正在利用木质素开发一种新型ABS塑料替代品,该产品在抗拉强度和紫外线耐受性方面均优于传统ABS塑料。 (来源:专塑视界2024-06-26)
2024
07-04
吉林石化ABS产能将位居国内前列
6月17日,从吉林石化获悉,该公司吉林本部20万吨/年本体法ABS装置、40万吨/年乳液法ABS装置现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中交,届时,吉林石化ABS总产能将达到180万吨/年,列居国内前列、世界第三。
投资超20亿,浙江吉尔泰丙烯腈-苯乙烯一丙烯酸酯 共聚物等新材料项目落户江苏
近日,总投资20.3亿元的浙江吉尔泰丙烯腈一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ASA)等新型功能材料项目在连云港市灌南县签约。浙江吉尔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和平表示,公司将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建设年产2万吨ASA材料及年产2万吨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ACR)材料等年产8.5万吨绿色新型功能材料项目,希望能够打造国内材料新标杆,引领行业发展新导向。 ASA树脂是由丙烯酸酯、苯乙烯和丙烯腈( Acrylate-Styrene-Acrylonitrile)组成的接枝共聚物,ASA与ABS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其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电绝缘性、耐化学品性与ABS树脂相差不大,但ASA树脂的耐候性比ABS树脂高出10倍左右。ASA树脂已经在诸多汽车的内外饰、建材、电子电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来源:(浙江塑料网2024-06-06)
06-19
盛禧奥推出新型ABS和SAN含再生材料树脂 适合车辆等应用
据外媒报道,特种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盛禧奥(Trinseo)宣布推出新型含再生材料的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这些新产品的商品名称为IAGHUMI”ECO+、IAGNUMI”CR和TYRIL”CR,有望彻底改变汽车、工业和消费品行业。 IAGNUM” ECO+ ABS树脂专用于移动出行行业,并将在6月18-19日德国曼海姆举行的2024年汽车工程塑料会议(2024Plastics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onference)上首次亮相。这些树脂利用来自家庭垃圾的消费后回收(PCR)苯乙烯,终端应用可通过色母粒实现各种色调。IAGNUI”ECO+ ABS保持与化石基同类产品同样可靠的性能,适合车辆中的可见和隐藏应用。IAGNUI” CR和TYRIL” CR牌号专用于工业和消费品应用,例如封边条、咖啡机水箱或牙刷。 盛禧奥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体现在其产品组合中,其中包括PULSE:GX ECO PC/ABS和IAGNUMTI BIO ABS,现在又增加了IAGNUMI” ECO+ ABS。盛禧奥共聚物全球业务主管Ivan hngelov表示:“作为一种含PCR的树脂,这不仅可以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OEI)降低车辆的整体碳排放,而且有助于他们遵守欧盟关于在移动出行应用中使用PCR塑料的规定。” (来源:浙江塑料网2024-06-11)
国内首家省级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在津揭牌
2024年6月5日,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在国网天津电力双碳中心揭牌。这也是国内首家省级绿电绿证服务中心。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整合了电网、发电、用户等内外部数据、资源,对完善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市场体系、整合全市相关资源加快低碳转型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绿电绿证服务中心进一步畅通了政企融合联动机制。我们还为企业提供绿电消费核算业务,目前已有36家企业向我们申请核算,涉及绿色电量7.17亿千瓦时。”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运营保障组负责人畅雅迪介绍。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深化战略合作,携手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有力支撑能源“含绿量”、发展“含金量”,建成500千伏双环网,打通了“外电入津”“绿电入津”电力大动脉;形成了完备机制,推动新建项目“即投运、即交易”,促进绿电电量“可交易、尽交易”,绿电交易从0.12亿千瓦时/年增长至60亿千瓦时/年,实现了连续四年的跨越式增长。 (来源:天津日报2024-06-06)
06-12
浙石化120万吨/年ABS项目计划6月投产
2024年5月16日,荣盛石化·浙石化二期ABS 120万吨/年产品推介会在千岛之城——舟山的喜来登绿城酒店举行。 浙石化乙烯项目事业部ABS橡胶装置经理陈成介绍了浙石化120万吨/年ABS新项目。据悉,浙石化的ABS项目规划总计280万吨/年,为全球之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的40万吨/年已于2023年投产;二期的120万吨/年目前正在试车,计划于今年6月份投产;三期的60万吨/年乳液法和60万吨/年本体法则处于建设阶段。后期,浙石化会主推性能更加优异的圆粒产品:ZA0211以替代当前的ZA0210,另外,适配不同应用领域的专用料,诸如阻燃料ZA320A、电镀料 ZA4310、耐热级ZA721R、合金料 PA0300也将逐渐活跃于市场当中。 (来源:烯烃及高端下游2024-05-23)
06-01
万华化学巴塞罗那研发中心启用
近日,万华化学巴塞罗那研发中心启用。这是万华化学推进欧洲及全球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将推动公司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加强科学研究与创新。 作为万华化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巴塞罗那是万华化学在欧洲的第二个研发中心。位于匈牙利的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聚氨酯行业,而巴塞罗那研发中心将聚焦公司持续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方向,包括绿色化学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经济与废物利用,以及可持续产品开发,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标准制定倡议。 该中心一方面能迅速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关于产品性能、应用方法和原材料选择等一系列专业技术咨询,以定制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与验证,及时提供质量问题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将更加聚焦精细化学品和材料行业的业务合作,如涂料、黏合剂和工程塑料,以及与当地机构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与回收、生物合成和生物基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科学研究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创新,提高竞争力。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4-4-30)
05-20
43家化企入围!最新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公示
4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3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共有43家石化化工企业入围。 此次能效领跑者遴选对象包括煤制焦炭、甲醇、煤制烯烃、烧碱、纯碱、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黄磷、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钛白粉、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子午线轮胎等行业。 能效“领跑者”企业要符合以下要求:年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独立法人单位。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达到或优于本行业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先进值和《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标杆水平。绿色电力使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制定实施节能降碳计划方案,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奖惩制度,并根据国家标准建设能源管控中心或能耗监测系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限制、淘汰目录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等。 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 (石化化工类)
05-13
2024CHINAPLAS国际橡塑展上海开幕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4月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展会规模空前,吸引展商4420家,展会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据展会主办方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介绍,近期包括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受到广泛关注。而这些产业的创新都离不开橡塑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上游供应商的强力支撑。本次展会以“启新程·塑未来·创新共赢”为主题,迎合市场对先进技术的强劲需求,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己任,集中呈现橡塑产业在数字经济、绿色循环、新能源、先进包装等领域的智慧成果,尽显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展会汇集了超过3800台机械展品、1500多家原材料供应商、200件全球/亚洲首发技术项目;有超过800家展商荣获“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包括逾250家获得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认定,科技含量十足。 随着外贸活动趋向活跃,“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的海外观众预登记量相比上届展会激增91%,并将迎来70多个海外参观团到访,包括马来西亚制造商联盟、印度尼西亚包装联合会、越南塑料协会、巴基斯坦塑料制造商协会、泰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全印度塑料制造商协会、土耳其塑料工业家协会、波兰回收协会等。展会参观团预计超过360个。 “全球橡塑行业发展趋势及科技高峰论坛”等多场同期论坛活动,来自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业界代表与业内人士,聚焦人工智能、物联互通、光伏风电、绿氢储能、新能源汽车、锂电技术等产业热点,共同探索应用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前瞻。 (来源:中化新网2024-04-23)
05-06
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方案部署了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等4大行动12项任务。 (一)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 1.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农机行业更新柔性剪切、成型、焊接、制造生产技术及装备等;工程机械行业更新油压机、折弯机、工艺陈旧产线和在线检测装备等;仪器仪表行业更新数控加工装备、检定装备等;纺织行业更新转杯纺纱机等短流程纺织设备,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棉纺设备;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化喷涂和烘干设备、电动或气动装配设备、绝缘耐压测试仪、循环充放电测试仪等。 2.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航空行业全面开展大飞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总装集成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光伏行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多合一镀膜设备、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动力电池行业生产设备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重点更新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注液机、分容柜等设备;生物发酵行业实施萃取提取工艺技改,更新蒸发器、离心机、新型干燥系统、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等。 3.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更新机械测试、光学测试、环境测试等测试仪器;工艺验证环节更新环境适应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工艺验证试验、安规试验等试验专用设备,以及专用制样、材料加工、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样品制备和试生产装备;检验检测环节更新电子测量、无损检测、智能检测等仪器设备。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4.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造业加快无人运输车辆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消费品制造业推广面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智能装备。 5.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智能在线检测等典型场景。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打造数字化车间。围绕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工厂。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改造,打造智慧供应链。 6.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 7.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钢铁行业加快对现有高炉、转炉、电炉等全流程开展超低排放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建材行业以现有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领域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为重点,改造提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相关装备和技术;有色金属行业加快高效稳定铝电解、绿色环保铜冶炼、再生金属冶炼等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家电等重点轻工行业加快二级及以上高能效设备更新。 8.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推动工业等各领域锅炉、电机、变压器、制冷供热空压机、换热器、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 9.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以主要工业固废产生行业为重点,更新改造工业固废产生量偏高的工艺,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 (四)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10.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推广应用连续化、微反应、超重力反应等工艺技术,反应器优化控制、机泵预测性维护等数字化技术,更新老旧煤气化炉、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动设备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漏等安全风险,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11.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12.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升级改造与配备。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 方案要求,加大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财政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 方案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强化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方案鼓励地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将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广承诺备案制,简化前期审批手续。 (来源:中化新网2024-04-10)
04-19